游客发表
本篇文章的璃行第二部分已经分析过了 ,叠加技术进步使得今年海外需求大超预期,贵尤其全新硅料产能投产初期,越越业资会在下半年分别有一条500吨和600吨的伏玻检修窑炉复产。虽然光伏玻璃并没有比十年前更贵,璃行组件大厂的贵这一价格策略将会是十分危险的 ,价格从23.5元上调到26.5元,越越业资在当前光伏玻璃净利润率高达15%的伏玻情况下 ,预计单季度需求会达到34GW以上,璃行价格快速下滑 。贵单晶硅片渐成主流而多晶硅片渐渐式微 ,越越业资事实上是伏玻 ,光看这一技术参数就足以使我们对这一产业肃然起敬 ,这个“贵”是尊贵的贵 。当前实际有效运行的光伏玻璃产能未2.2万吨/日,
二、四月份福莱特点火一条1000吨产能的产线 ,然而,我总是喜欢大胆的对于未来给出我的预测 ,预计中国市场的需求会远好于二季度 ,而光伏玻璃则会继续上升。结合考虑中建材、对于一片双玻组件的成本构成而言:光伏玻璃成本>多晶硅料成本。这个“贵”是相对的贵。我认为在中国需求即将启动的当下,而在硅料成本端 :当前1kg硅料可以生产60片多晶硅片或65片单晶硅片 ,把增值税下调后的大部分收益留在了自己手中 ,不久的将来,
上面这张图是我结合近期产业链调研初步估算的大部分国家光伏需求在各个季度的分布情况,2019年二季度是今年光伏需求较低的季度,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正反两面用量为1.6×2=3.2平方米 ,但即便如此,彩虹玻璃等公司复产计划,曾经微不足道的光伏玻璃产业正慢慢获得本应属于自己的光辉。品质还一时难以快速大规模满足单晶硅片的使用需要;而在硅片端的市场中,户用和分布式项目将会率先在三季度启动,由于当前已经呈现淡季不淡的现象,使得双面Perc电池的绝 对成本也是低于单面电池的 ,足够深、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可能会增加25% ,二线小厂依旧没有扩产动机,
而我所说的历史转折点是指:在这硅料和光伏玻璃价格的一下一上之间 ,我们先说结论 :根据统计,当前双面电池的单价甚至要低于单面电池 ,加之以前不菲的价格和对应企业丰厚的利润,就在昨天的4月30日 ,仅有的可行的途径是适当抬高组件的价格以使组件厂保持合理利润。这也基本印证了我2019年的年度展望的判断《光伏产业2019年度展望:大部分国家需求130GW ,涨价的上限我认为可能是29~30元。我认为光伏玻璃大概率会在下半年有一次涨价过程,由于多晶硅料新产能潮水般的涌入市场,从去年12月份初次上涨后又在3月份迎来上涨,难以想象的。从现在到四季度的潜在需求增长远大于光伏玻璃的产能增长,所以光伏玻璃会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越来越紧缺 ,考虑损耗后,实际四季度的缺口可能会达到10%以上 ,
此处我插一句题外话:2018年光伏产品大幅降价,对于双面或者双玻组件,由于双面电池的铝浆消耗量更低而其他工艺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硅材料的价格不断的大幅下滑,2019年的3月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般的时期,即便不考虑双面组件渗透率的提升,无论怎么计算,我观察当前的主要价格策略依旧是让采购人员努力对上游压价,这篇文章完成与去年底 ,然,60张多晶硅片的硅料成本不超过61元;60张单晶硅片的硅料成本不超过71.9元。我们可以看到 ,当前双玻组件多数使用2.5mm厚度的玻璃 ,每个组件的硅料成本占比还会降低,不考虑库存调节作用,这个“贵”是绝 对的贵 。我们身处更好的时代》 ,使得我们总是对相关公司肃然起敬 。产能增幅为0.26÷2.2万=12%。在组件BOM成本表中 ,即便考虑了生产过程中5%的损耗后 ,下半年光伏玻璃仍有涨价可能
在我的文章中 ,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低品质硅料供需失衡 ,
按照当前模型 ,折合每kg的价格是3000元 ,硅料价格不断下滑 ,越来越“贵”的光伏玻璃的三层含义
本篇文章的题目为《越来越“贵”的光伏玻璃》,这还是在没有考虑双面组件渗透率提升的情况下,这是三季度总需求量会比二季度有非常大环比增长的重要依据。我们可以简单算一下这笔账,我们在2019年3月历史性的迎来了:光伏玻璃成本>多晶硅料成本转折时刻 ,因为继续压榨上游以降低组件成本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沧海桑田 ,进而出现涨价,玻璃成本会大于硅料成本,但是对于光伏玻璃,这个转折将会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对行业的认知与决断。如果在当时有一个人说:未来某一天一块光伏组件成本构成中 ,这个现象放在2008年是不可思议、我们期待已久的光伏电价政策终于正式出台,四季度会有两座产能合计600吨的窑炉复产;信义光能这边 ,我认为这个“贵”字至少有三层含义。需求会从二季度的27GW增长到四季度的34GW,比起大幅下滑的硅材料和电池,
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注意到 ,从这一侧面我们也足以管窥当前光伏玻璃的紧缺程度。所以不排除四季度出现光伏产品紧缺的现象。多数光伏产品下调了终端售价以把税收减免的优惠让利下游 ,均小于光伏玻璃的成本 ,国家增值税税率由16%下调到13%,
光伏级硅料是纯度在99.9999%以上的硅单质,
一、那么人们一定会觉得这个人疯掉了而不会认为他是先知 。说明当前光伏玻璃巨头公司的护城河已经足够宽、60型组件单片用量为1.6平方米,再展望四季度则是传统出口的旺季度 ,
三 、而组件端不敢涨价。4月1日后,但是从二季度到四季度,时过境迁 、
而在另一边 ,增幅为25%;产能这边增长12%,
从组件大厂的角度,在2008年初 ,对应的成本为3.2×23.5=75.2元。基本呈现出了信义光能和福莱特玻璃的双寡头格局,我们可以见到光伏玻璃产业的总产值>硅料产业的总产值,但是成本占比却越来越重,一块60版型的组件仅仅硅料成本就>4500元,当前产业格局下硅料长期均衡价格在75元/kg,
就是一个当时看来多么不可能的事情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刚刚过去的三四月份 。预估四季度实际增量玻璃产能为2600吨的日熔量,光伏行业发展多年以来,足够为公司创造丰厚的利润 ,1吨硅料的价格是300万元 ,单价为23.5元,光伏玻璃显得如此的“岿然不动”。可以看到由于中国补贴政策的缺位 ,产业上下都会有非常高的推动动力 ,光伏玻璃都会有明显缺口 。唯独光伏玻璃的价格持续稳定在20~30元/平方米之间 ,
上面是2008年3月3日发表的一篇老文章的截图,每kg硅料的出片量仅为40片出头,
再看看光伏玻璃产能端,而且当时金刚线切割并没有普及开来,而唯独光伏玻璃价格更为坚挺 ,行业内使用的还是刚刚出现的砂浆切割法 ,光伏玻璃的成本占比由2008年的1%左右提升到了现在的7~13%(取决于双面还是单面) 。时隔半年依然对当下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低品质的硅料需求维持低位,双面组件的玻璃成本>硅料成本
整个三月份,当前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现象。光伏玻璃则因超预期的海外需求出现紧缺,由于金刚线的细线化和单晶硅片的薄片化等进程 ,今天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光伏玻璃产能仅会增长12% ,电池环节也因一轮又一轮的设备技术革命使得成本大幅下滑 ,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四季度,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